无极灯的历史

日期:2013年7月31日 14:01

无极荧光灯简称无极灯,无极灯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经过100 多年的时间。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有三大时间段记录了世界上无极灯技术的发展。
1907 年,美国科学家pc.hewitt 申请了感应无极灯原理的专利,汤普森(j.j.thomson)、泰斯勤(tesia)等人则发明了高频无极灯。但是,由于当时电子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这种灯只能在实验室存在,没有进入市场。
  无极灯的商业化生产可以追溯到1991 年,当时,日本松下公司在日本境内推出了一款无极灯,它是利用h 型放电原理工作。在泡壳的赤道位置绕有空气芯感应线圈,同时还内置了镇流器。它的工作频率在13.56 兆赫兹。对一盏27 瓦的这种灯来说,其工作电压是交流100 伏,相应的光通输出是1000 流明,因此,光效为37.0 流明/瓦。而它的平均寿命则高达40000 小时。为了防止电磁干扰,
这种灯的外面还罩有一个金属罩。

  几乎同时,在1991 年,荷兰飞利浦公司也推出了一款无极灯,它被称为“ql无极灯”(图一)。其构造是在一个棒状铁芯上绕有励磁线圈,灯的泡壳是密闭的,而且其一端凹进去,而绕有线圈的铁芯正好可以插入泡壳上的凹处。同时,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铁芯上面设有导热管。泡壳内有主副两个汞齐,副汞齐负责在灯的启动的时候提供合适的汞蒸汽压,以便让灯在短时间内达到比较高的光通输出;而主汞齐的作用则是在灯工作的时候保持泡壳内汞蒸汽压处于最佳范围。这种灯工作在2.65 兆赫兹的频率下。一个55 瓦的ql 灯的光通输出可以达到3500 流明(光效为63.5 流明/瓦);而85 瓦的光通输出可以达到6000 流明。(光效为70.6 流明/瓦);灯的寿命高达60000 小时。

  1994 年,美国ge 公司推出了一款一体化紧凑型的无极灯(图四)。这种灯可以和白炽灯的反射器配套使用,形成类似par 灯的结构。其原理和构造与飞利浦公司的ql 灯相仿,也是利用了棒状铁芯励磁线圈;工作频率也是在2.65 兆赫兹。在输入功率为23 瓦的情况下,它的光通输出为1100 流明,光效围48 流明/瓦。平均寿命在15000 小时左右。

  德国的欧士朗公司在20 世纪后期,也推出了自己的无极灯产品,其型号定位endura(图二)。与ge 和飞利浦的无极灯不同,欧士朗公司的无极灯的放电管采用的是矩形形状。矩形的短边上各套有一个铁芯,上面绕有感应线圈。当线圈中有电流流过的时候,铁芯中便会感应出磁场,从而将能量耦合到放电管中,让灯发光。一个70 瓦的这种灯的光通输出可以达到5600 流明,光效高达80 流明/瓦;其寿命为60000 小时,而且断电后可以即时启动。它的光色既有暖白色的也有日光色的,其色性在80 到85 之间。
  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也在研制和生产无极灯,如广东电力士、河北宝石、安徽九州电器、上海宏源照明电器、深圳格林莱等。

所属类别: 政策条文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无极灯的历史-2024欧洲杯怎么买

广东省 江门市 蓬江区 棠下镇 桐乐路27号,529085

销售电话:0750-3161116

传真:0750-3161316

邮箱:info@gdelx.com

网站地图